保存二维码微信扫一扫立即加入绚丽网生活圈 网友交流号关注身生活资讯,交流身边事
老旧小区改哪些、怎么改?安防、垃圾分类、停车设置、电梯等如何增设,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标准?
8月4日,记者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,为高效、规范推进我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,切实改善城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,提高居民生活品质,推动完整社区建设,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特制定了《四川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》(以下简称《导则》)并正式印发。
改哪些?重点改造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
哪些老旧小区将重点改造?《导则》提出,老旧小区,指城市或县城(城关镇)建成年代较早、失养失修失管、市政配 套设施不完善、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、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 (含单栋住宅楼),重点改造 2000 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。
根据全省排查摸底统计,四川有2.2万个老旧小区,涉及房屋10万栋,建筑面积2.2亿平方米,涉及239万户、约620万人,占四川全省城市(县级)常住人口五分之一左右。
记者从四川省住建厅获悉,2019年四川完成735个老旧小区改造,惠及16万户,今年四川的目标更是进一步明确:今年全省将实施4193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、惠及46万户。
如何改?分基础、完善、提升三类,基础改造全省普及
老旧小区将如何进行改?《导则》确立了一系列基本原则遵循,我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应坚持先整体规划设计、后分批推动实施的原则,应编制本区域城镇老旧小区专项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,建立改造项目库。
据了解,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类型有三种——基础类改造、完善类改造、提升类改造三类,其中,基础类改造应在全省范围内普及,因地制宜推动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,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完整社区。具体来讲
基础类改造: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,主要是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、外墙、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等。
完善类改造: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,主要是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、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。
提升类改造:丰富社区服务供给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、立足 小区及周边实际条件积极推进,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,包括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、 卫生服务站等公共卫生设施、幼儿园等教育设施、周界防护等智能感 知设施,以及养老、托育、助餐、家政保洁等社区专项服务设施。
哪些硬指标?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通信等这样改造
为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,《导则》对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通信等提出了要求。
供水:实现 “一户一表,一户一阀”。
供电:电表未出户的老旧小区,应结合老旧小区供电设施设备,实现 “一户一表”和远程抄表。
供气:对市政管道燃气覆盖范围内但未通燃气的老旧小区,宜增设燃 气设施,并实现“一户一表”。
通信: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应积极推动同步实施光纤到户通信系统。老旧小区改造可因地制宜地开展 5G 基站建设。
同时,在“硬指标”之外,对于一些完善类、提升类的热点问题,《导则》也给予了回应。停车:依据相关规范,确定停车空间尺寸,结合实地情况合理布局。合理确定机械车位基本单元划分,一个基本单元15-25辆车位比较适合。加装电梯: 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,实行“一部电梯一个方案”。
卫生咋搞?垃圾分类贯穿老旧小区环境整治
小区环境整治,历来都是老旧小区的一大难题。
《导则》明确,要应依法整治老旧小区影响整体风貌、结构及消防安全的室外、楼顶违章搭设,清除室外堆放的杂物废品,清理室外的广告产品等设施。 对老旧小区底层餐饮商铺违建和私搭的油烟管道进行改造或拆除。
同时,垃圾分类的理念也贯串《导则》中。
《导则》明确,要按照该小区分类投放模式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,并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点。 统一规范垃圾收运点围蔽设施建设,切实改善老旧小区的公共环境质量。
基本要求,是考虑垃圾收运点的位置设置,应考虑处于小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位置减少垃圾腐败气体的污染,考虑垃圾收运点的布局设计方便居民与垃圾回收员的垃圾处理工作。在小区的显著位置设置《生活垃圾分类公示牌》,设置宣传专栏,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,宣传垃圾分类工作。
安全咋整?老旧小区要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
安全同样也是老旧小区的一个热点问题。对此,《导则》从基础类、完善类、提升类等不同层次,分别提出了不同要求。
老旧小区宜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。对小区主要出入口、小区 周界、主要道路、公共区域、车辆集中停放区域、电梯(厅)等场所 设置监控系统,避免监控盲点。小区可独立设置监控中心,或与消防控制中心共用房间。小区围墙周界、建筑出入口、建筑内公共区域等 场所可设置入侵报警系统。
老旧小区宜设置出入口控制系统。小区可增设保安岗亭和智能车闸系统。
有条件的小区人行出入口可设置身份识别、体温检测等多功能门禁系统,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应急防疫能力。住宅出入口可设置门禁系统和访客对讲系统。
改后咋管?形成老旧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机制
如何确保改造后不反弹,提升老旧小区的管理水平? 《导则》提出,要建立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机制。
《导则》指出,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宜引入专业化物业管理,条件尚不成熟的地区可先行采用单位代管、业主自治管理或社区居委会代行管理逐步过渡的方式,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。
加强政府引导,动员群众参与,推动建立居民自治组织。明确 街道办事处、社区居委会、小区(院落)居民自治组织、物业企业等 各方主体责任,建立一次改造、长期保持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,切实维护好小区改造的成果。
《导则》还同时鼓励建立老旧小区改造专项维修基金,用于小区改造后日常维护更新。